电影《我本是高山》的热闹讨论,却在批判胡锡进反毛罪行中结束了。胡锡进故意把电影讨论转移到反对“极左”的话题上来,主要是他的政治投机本能造成的。他从最近文件中越来越多出现的“涉左分子”、“涉左案件”等概念上——当今中国第一次把“涉左”与“涉黑”、“涉毒”联系在一起——嗅到了反左的政治味道,于是便抢先跳了出来,希望退休后能够继续充当打草惊蛇的舆论棍子,因而搅和了《我本是高山》的这场讨论。
《我本是高山》这场讨论表面上看好像是舆论在向左转,实际上却是完成了意识形态向右并且是极右的跳跃。如果单纯从表面上看,是在批判影片用小资情调来取代共产主义信仰,好像意识形态是在左转,但是如果把影片讨论与60年前主题完全相同的《武训传》讨论相比较,就会发现这个打着共产主义旗号对《我本是高山》的批判舆论,不仅不是舆论的左转,而是比当年令毛主席愤怒至极的《武训传》讨论更加具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极右色彩。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提醒的是,作为官僚集团代表的五毛党,与作为资本集团代表的极右势力不同的是,他们是打着红旗反红旗,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反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像那些代表资本集团的极右势力那样直接反马克思主义。所以如果单纯从马克思主义词句上来看,人们会误以为这次对《我本是高山》的批判是意识形态在向左转,然而如果你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来看,就会发现批判这部影片用小资情调来取代共产主义信仰的那些五毛党,比用小资情调来取代共产主义信仰的那些自由派,具有更加强烈鲜明的极右立场。
几天前和孔庆东教授谈到这个问题,孔教授一句话就点到了这个问题的实质,他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说:如果《我本是高山》没有用爱情这个小资情调来代替共产主义信仰作为主人公张桂梅义务办学的动力,而是把张桂梅受尽种种个人苦难而坚持义务办学的动力解释成是共产主义信仰,那么结果将会怎样?孔教授这个发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惊醒梦中人。通过创办义学来恢复劳动人民的教育权利,这根本就不是共产主义者选择的道路,也是无论张桂梅还是武训等任何阶级的改良主义都走不通的道路。中国农村的孩子上不了学不是什么贫困和落后造成的,而是教育被剥夺的结果,是农村“村村有小学,镇镇有中学,全国孩子有学上”的农村教育体制被摧毁的结果。这绝不是张桂梅和武训个人创办义学的改良主义道路能够解决的,更不是共产主义者对待私有制的选择。共产主义者是要消灭私有制,而不是完善私有制。
虽然张桂梅和武训一样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与各个阶级的理想主义者一样,都具有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并不会因为他们各自不同的阶级属性而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学习和纪念,张桂梅和武训是这样,屈原和岳飞也是这样。他们都拥有人类的美好品德。但是不能由此而说他们是共产主义者。影片是在创造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而不是为张桂梅建立个人档案,无论张桂梅的个人信仰是什么,她选择的这条道路和武训选择的这条道路一样,都不是共产主义者的选择。当年毛主席批判对《武训传》的讨论时就指出,批判《武训传》讨论所鼓吹的改良主义道路(实际上是当时一线领导人鼓吹的新民主主义新阶段),与武训本人是什么样的人完全无关。这是道路之争,路线之争,而不是个人品德之争。
或许有人会说张桂梅和雷锋一样都在做好事,为什么雷锋道路就是共产主义道路,而张桂梅的道路就不是共产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雷锋是为消灭私有制和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而奋斗,是在建立阻断私有制洪水的大坝,而张桂梅和武训则是要用勺子舀干洪水,虽然也能解救周围的几个穷人孩子,但是却改变不了穷人的命运。虽然他们做的都是好事,但是他们的历史作用完全不同。雷锋是与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彻底决裂的革命者,是紧握手中枪的共产主义战士,而张桂梅和武训则是剥削阶级眼里的忠实奴才和模范良民。这就是雷锋精神和武训精神的最本质区别。
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雷锋所代表的共产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精神,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水火不容的精神。电影《我本是高山》的导演大概正是感到了这种共产主义精神与目前私有化改革的格格不入,所以才把张桂梅义务办学的思想动力由共产主义信仰换成了对爱情的忠贞。虽然在此违背了张桂梅的原型,但却保持了对这个时代认知的真诚。这是无论无产阶级的历史唯物主义还是资产阶级的批判现实主义,都必须遵循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只是由于影片主创者不承认共产主义信仰是这个私有化时代的内在精神,因而触到了五毛党的痛处,遭到了五毛党的疯狂撕咬。
五毛党的根本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的宗旨变成维护私有制的宗旨,把共产主义精神和私有制嫁接在一起。60多年前他们通过《武训传》实现这种嫁接失败了,现在他们通过《我本是高山》实现这种嫁接又没有成功。但是他们会继续干下去,会要求按照新闻联播的模式拍摄影视剧,谁不这样干,就会组织左派五毛党的力量群起而攻之。
【附:《我本是高山》在线免费观看 《武训传》在线免费观看 】